聽民營經濟發展脈動|根植膏壤 錨定需求開闢新賽道

 新闻资讯     |       来源:leyu乐鱼    发布时间:2025-03-01 17:37:23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民營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的重要力气。新能源、新资料、低空經濟、量子通讯、人形機器人……民營企業錨定國內大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積極佈局新賽道,培养新産業,激發新動能。

  在北京“機器人大国际”的應用場景示範區展出的宇樹公司的機器狗和機器人(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2月26日,在山東京博中聚新资料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在分裝丁基橡膠産品。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隨著中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人工才智、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繁荣發展。越來越多民營企業以創新為引擎,在未來産業賽道上加快競跑。

  2024年9月25日,觀眾在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的遊戲科學展區打卡。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2月25日,浙江凱樂士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裝配設備。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024年6月19日,億航才智的低空飛行器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進行飛行扮演。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民營企業億航才智設備(廣州)有限公司憑藉自主研發製造多款eVTOL(電動笔直起降飛行器),已累計在全球獲得超過千架的訂單及預訂。

  億航才智首席運營官王釗表明,在城市的空中交通裏面,未來將有很多的飛行器飛行在空中,就像現在地上的計程車一樣,它有一個巨大的保有量。

  這是2024年11月5日在第七屆進博會創新孵化專區拍攝的億航無人駕駛載人電動笔直起降航空器。新華社發(周心怡攝)

  2024年,低空經濟初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有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591.7億元。“飛”向未來,機遇無限。

  1月5日,在貴陽市觀山湖區民族大聯歡廣場,民用運載無人機在模擬救援場景中運送救援物資。新華社發(袁福洪 攝)

  從市場需求出發,將“需求痛點”轉化為“發展支點”,研發更多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资料、新工藝,成為不少民營企業發展的方向。

  1月9日,在位於日照市五蓮縣的五徵集團汽車焊裝車間,工業機器人在焊裝車身。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來自重慶的硬科技人工才智企業“搖櫓船科技”,近年來,充沛發揮本身技術優勢,結合重慶産業基礎,大力推動才智視覺技術在製造業中的廣泛應用。企業創始人鄭道勤表明,不僅要堅持自主研發,把握底層的關鍵中心技術;更要瞄準行業難點痛點,切實解決産業龍頭高品質發展的實質問題。

  針對高反光外表缺点,“搖櫓船科技”研發團隊研發出曲面高反光外表3D缺点檢測系統檢測精度打破光學檢測極限值。(受訪者供圖。)

  本年的中心一號文件首提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提出“援助發展才智農業,拓宽人工才智、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在江蘇常州,江蘇立卓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依託南京農業大學才智農業團隊的軟硬體實力,聚集才智大田,服務才智農業全領域。现在,這家民營企業的社會化服務覆蓋30多個縣域。

  江蘇立卓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江峰表明,未來,立卓資訊將積極響應政府決策,從“勢”“事”“人”三個方面發力,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産品,用數據連接土地、農民與市場,為鄉村振興貢獻數智力气。

  2025年2月24日,立卓農業大數據平臺——“數農雲”充沛運用衛星遙感技術、電子地圖、才智物聯網設備等技術,實現農田數字化才智化办理。(受訪者供圖)

  在福建省連江縣坑園鎮,位于著一個大型的己內胺生産基地。曾經,己內胺高度依賴國際化工巨頭供給。為擺脫受制於人的窘境,2013年,恒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決定自主生産己內胺。

  恒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化工板塊(連江區)總經理谷俊告訴記者,“很少有做化纖的企業往上游去整合,我們是榜首個從化纖跨入了化工,便是做己內胺,己內胺上游還有環己酮這麼一個産業鏈,加上以後總共是八道産業鏈。”

  恒申集團從“一根絲”闖出“一條路”,堅持科技創新,構建起完好的産業鏈,再從一條産業鏈延伸出一個産業集群。

  眼下,福建省正圍繞電子資訊、鋰離子電池、紡織鞋服等産業需求,重點發展化工産業鏈,向资料應用、新资料開發等方向尽力。這堅定了恒申集團搶佔産業新風口的決心。

  谷俊説,民營企業座談會為企業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下流産品開發對需求的持續攀升,整個産業鏈都將會從中获益。

  新時代新征途民營經濟發展远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未來,我們會深耕人工才智領域,擴大才智服務機器人在才智城市中的效果。”

  新的春天,民營企業正以“需求錨定創新,創新定義未來”的姿態,在新賽道上跑出“加快度”,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汹涌動能。

  2月13日,在福建祥鑫新能源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托盤自動化焊接車間,工人运用電腦自動化焊接設備焊接新能源汽車電源托盤。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